恒生指數歷史及影響
恒生指數是由香港恒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恒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於1969年11月24日公布,構成指數的五十支成份股涵蓋了工商、金融、地產及公用事業四大行業,系統地反映了香港股票市場整體的行情變動。伴隨着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香港股市日益受到注目,香港期貨交易所於1986年5月正式推出了恒生指數期貨合約,經過市場的持續考驗和交易所不斷的改進,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香港恒生指數(HS50/HSI50)。恒生指數期貨合約一方面為持有港股的機構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對沖工具規避市場風險;另一方面由於恆指交易量龐大,活躍度極高,潛在盈利可觀,投資者又擁有了一個良好的投資渠道。
恒生指數近期動態
2017年,在全球經濟復甦的良好環境下,全球股市漲勢如虹,紛紛刷新歷史高點,恒生指數亦受到大幅提振;同時中國內地基本面向好,企業盈利超預期,優質企業受到追捧;加上港股估值普遍偏低,吸引了資金的持續流入。2018年伊始,美國通脹快速攀升,美聯儲強烈的加息預期擾動了投資者,美國股市率先開啟調整,市場情緒迅速蔓延到全球,港股恆指也大幅回落;而4月份至今,全球貿易爭端的升級無疑加速了市場的下跌,土耳其危機更是掀起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經濟的擔憂,避險情緒主導了金融市場。恒生指數將繼續受到外圍市場及中國因素的雙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