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耶倫(Janet Louise Yellen)警告,如果國會在6月前未能就提高政府債務上限而產生違約,將引發“經濟災難”,並在未來幾年推高利率。
什麼是美國債務上限和債務違約?
政府的運行需要大量金錢,這部分錢主要來自稅收和發行債務。
1917年,當時的美國國會和政府達成一項法案和協議,為防止美國政府超額發行債務,然後將債務爛攤子留給下一屆政府,國會首次規定了發行債務的上限,由國會進行監管。然而從1917年至今,美國突破了110多次債務上限,平均9個月就要突破一次。若國會兩黨不能就突破上限達成一致,美國債務面臨違約風險。
國會會坐視債務違約嗎?
從歷史上看,美國出現債務上限和違約風險時,美國政府可能關門一兩個星期甚至更久,政府就會和國會進行博弈,國會趁機提出一些條件,要求政府通過,政府也會討價還價。到最後,債務上限和違約問題是經過美國國內政治博弈之後,以突破上限和延期而解決,政府也重新開門運行,目前美國債務上限是31.4萬億美元。

突破債務上限的本質是什麼?
美國膨脹的債務實際就是不斷發行紙幣來換取全世界的實物。一百多年來,不斷膨脹的債務透支了美國的信用。據統計,美國整體GDP約24萬億左右,而債務已達到31.4萬億,負債率超130%。本質上,美國債務“大而不倒”靠的是二戰以後的美國的軍事實力、意識形態傳播以及黃金美元、石油美元體系,還有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央行體系等。
美國債務違約的影響?
美國國債一直是全球金融體系中最穩固的投資形式,被稱為“最後避風港”,十年前美債更是“全球資產定價之錨”。這背後靠的是就是美國的政治、軍事和美元中心貨幣地位。美國發債主要出售給國內民眾和全世界,目前中國、日本是美國最大的債權人,近年來各國紛紛減持美債。如果美國債務出現違約,不亞於“信仰崩潰”。
如財長耶倫警告的那樣,如美國債務違約,國內經濟面臨災難後果;國際上則美元近百年的貨幣信用機制崩盤,全球經濟、金融貨幣政策可能重塑。

過去一年多以來,美聯儲不斷激進加息,美國利率攀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大量資金流向美國,使得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貶值、國際貸款利息上升,債務違約風險上升。
美元貨幣信用體系讓美元全球“吸血”,各國意識到並主動開始想辦法建立獨立、自主的經濟、金融體系。被制裁後的俄羅斯振臂高呼,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嘗試棄用美元作為貿易結算貨幣,“去美元化”的大幕已經拉開。
(Arthur 撰)
本網頁上的內容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不可能構成任何形式(稅務、法律、會計)的投資建議。本文並不構成對特定金融產品之直接投資邀約或推介。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依賴本文資訊,其作為及不作為亦不應以此作為依據。我們對任何人士以本文為基礎之作為或不作為所導致的結果並不負責。我們對所提供內容的準確性或信息的適當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並不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就此而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傳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法律所允許情況下除外。
版權聲明:除非為了瀏覽本網站的信息,或依照適用法律或本條款與條件許可,否則沒有我們的特定書面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複製、篡用、上傳、鏈接、公開演示,發行或傳送本網站上的任何信息或內容。對於未經授權擅自轉載的侵權行為,我們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市場推廣、資源互換等 商務合作 需求,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