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又稱港幣,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流通貨幣。了解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及影響港幣走勢的因素。
港元是什麼?
港元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流通貨幣。港元又稱港幣或港紙,代碼為HKD,符號HK$。
市面流通的港元紙幣和硬幣
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港元紙幣面額分別為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其中面額10元的紙幣由香港政府發行,其他面額的紙幣則由香港政府透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即香港的中央銀行機構,簡稱金管局)授權三家發商業銀行、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渣打銀行(香港)和中國銀行(香港)發行。
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港元硬幣面額分別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和1角,全部由香港政府發行。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簡介
香港實施的是聯繫匯率制度,在聯繫匯率制度的框架內維持匯率穩定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首要貨幣政策目標之一。
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自1983年10月17日開始在實施,屬於貨幣發行局制度。在現行的香港匯率制度下,港元與美元掛鈎、即港元的貨幣基礎必須得到美元支持。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提供兌換保證,承諾在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賣出港元(同時買入美元),並在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買入港元(同時拋售美元),以穩定港元兌美元的匯價。

來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在聯繫匯率制度之前,港元還經歷過銀本位制(1863年至1935年)、英鎊匯兌本位制(1935年12月至1972年6月)、按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鈎(1972年7月-1974年11月)以及自由浮動(1974年11月-1983年10月)匯率制度。
影響港元匯率的因素
港元匯率與美元掛鈎,美國聯準會(即美聯儲,Fed)貨幣政策的變化無疑會對港元兌美元帶來直接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聯準會升息會推動美元上漲,進而導致港元兌美元下跌;反之,聯準會降息會拖累美元,從而推動港元兌美元上漲。
此外,經濟基本面(包括GDP,通脹率,貿易等)、資產價格、利差、地緣政治風險等都可能對港元匯率構成影響。最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海外投資者對香港股市需求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將影響港元匯率。
總結
- 港元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流通貨幣
-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
- 港元與美元掛鈎,港元匯率保持穩定在7.75至於7.85兌1美元的區間內
- 影響港元匯率的因素眾多,包括貨幣政策、經濟基本面、地緣政治風險等
領取免費的交易資源:
本網頁上的內容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不可能構成任何形式(稅務、法律、會計)的投資建議。本文並不構成對特定金融產品之直接投資邀約或推介。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依賴本文資訊,其作為及不作為亦不應以此作為依據。我們對任何人士以本文為基礎之作為或不作為所導致的結果並不負責。我們對所提供內容的準確性或信息的適當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並不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就此而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傳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法律所允許情況下除外。
版權聲明:除非為了瀏覽本網站的信息,或依照適用法律或本條款與條件許可,否則沒有我們的特定書面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複製、篡用、上傳、鏈接、公開演示,發行或傳送本網站上的任何信息或內容。對於未經授權擅自轉載的侵權行為,我們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市場推廣、資源互換等 商務合作 需求,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