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PI公布前,美元持續盤整
上周,我們看到美元自關鍵支撐反彈,這可能是受到多位美聯儲官員的鷹派評論內容的刺激。上周二,美元指數在測試了105.00一線附近的支撐後,在日線圖上錄得了看漲吞噬蠟燭形態。此後,這波走勢延續至上周三交易時段早期,最終在106.82一線附近遇阻。
本周美元再度上行,在昨天持穩於更高的低點形成的支撐水平後,美元指數持續回落,導致美元至少在短期走勢缺乏趨勢。美元普遍具有強勁的看漲趨勢,此後匯價在這波走勢的50%斐波水平獲得支撐,為未來看漲趨勢的延續敞開大門。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時機,似乎有兩個可能的基本面因素(以及一個技術因素)可能推動這一進程∶要麼美聯儲官員的講話更加鷹派,類似於我們上周聽到的那樣,承諾由於通貨膨脹率仍然很高,加息將會越來越多;或者日內稍晚公布的通脹再度意外上行。這一點在7月就已經發生過了,當時導致美元創下19年新高。即使在上月底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加息之後,隨著價格繼續回落,這一19年高點今天仍然得以維持。
市場預期整體CPI將從上個月的9.1%回落至8.7%。但是,核心CPI預計將從上個月的5.9%增加到 6.1%。就美聯儲成員可能發表意見的問題而言,考慮到通脹仍遠高於2%的平均通脹目標,通脹降至8.7%是否會對美聯儲可能的政策產生任何影響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自2018年1月以來的美國CPI數據

圖表由James Stanley繪製
從技術角度而言,推動美元走強的主要潛在因素可能與阻礙美元走強的因素一致,即歐元/美元無法持續突破平價。如果歐洲基本面遭受打擊並且歐元/美元跌至0.9800,我們可能會看到美元錄得相當大的漲幅。
目前的走勢令下面的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即過去一個月歐元/美元完全缺乏趨勢。7月7日歐元/美元在1.0146附近獲得支撐。周五又來到同樣的價格水平附近,自從平價獲得投資者關注以來,歐元/美元一直被限制在一個矩形範圍中,該形態已經持續了16個交易日。
可以肯定的是,多空雙方都一定的動能。從根本上說,美國和歐洲的央行政策仍然存在相當明顯的分歧。從經濟健康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二者也存在分歧,這一點也可能導致基本面出現看跌傾向。
從技術面角度而言,考慮到匯價出現了一個下跌趨勢,技術走勢暗示匯價復甦的跡象微乎其微。
但是,歐元/美元的平價水平依然不容忽視。
自2002年至今歐元/美元月線圖

圖表來源∶Tradingview,由James Stanley繪製
如果空頭對長期低於平價持懷疑態度,那可能會在如此接近該水平的同時限制拋售努力。畢竟,如果希望將價格拉低至平價,則可能的上漲空間是有限的。而且歐元/美元正處於一個區間內,因此下降趨勢的時機預期通常較為困難——這意味著應該預期會出現一些不利因素。那麼,這種上漲情景的風險是否足以吸引新的空頭入場?
顯然不是,這一點已經被歐元/美元持續交投在區間範圍所證實。
儘管如此,看漲的矩形突破有一些長期看跌的吸引力,這可能會在趨勢線或之前的震盪低點1.0340附近產生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矩形區域上方可能有過多的止損,如果這些止損位置被觸發,我們將看到多頭的湧入(以彌補空頭),這有望進一步推動匯價。在筆者看來,看跌前景可以一直支撐到阻力水平1.0600附近。
歐元/美元日線圖

圖表來源∶Tradingview,由James Stanley繪製
美元技術分析
鑒於美元指數成分中歐元的比例非常高,歐元/美元缺乏趨勢通常意味著美元缺乏趨勢。
在上個月的CPI報告公布之後,美元創下了19年新高。從那以後,美元指數回撤了之前看漲幅度的一半。在美聯儲官員評論的幫助下,上周二出現反彈,正如筆者所看到的那樣,短期上升三角形開始構築,但隨著匯價測試支撐,美元指數的走勢開始變得複雜。
在較大的時間框架下出現了一些關鍵水平。突破106.82將為測試23.6%斐波回撤水平敞開大門,而該水平此前曾在美聯儲利率決定之前充當阻力。在支撐方面,50%斐波水平與之前的震盪高點和 105.00心理水平將共同充當阻力。
美元指數日線圖

圖表來源∶Tradingview,由James Stanley繪製
英鎊/美元∶支持和楔形形態正在建立
英鎊/美元回到熟悉的支撐區域。與上個月的情形類似,1.2000-1.2021區域即將構築下降楔形形態,匯價在此處有望再度出現拐點。這波反彈在4小時圖上形成了一條長上影線,表明了價格走勢明顯受到了支撐。
下降楔形通常是看漲的反轉形態,有鑒於此,匯價在此處可能存在一些美元空頭潛力。如果明天美元在CPI公布前後出現更大的回調,那麼英鎊/美元的上行前景可能會在突破楔形阻力時變得有吸引力。1.2292一線已經兩次充當阻力,如果楔形形態完成,該水平仍將是持看漲反轉策略者關注的焦點。(James Stanley撰 Ashley譯)
英鎊/美元4小時圖

圖表來源∶Tradingview,由James Stanley繪製
本網頁上的內容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不可能構成任何形式(稅務、法律、會計)的投資建議。本文並不構成對特定金融產品之直接投資邀約或推介。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依賴本文資訊,其作為及不作為亦不應以此作為依據。我們對任何人士以本文為基礎之作為或不作為所導致的結果並不負責。我們對所提供內容的準確性或信息的適當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並不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就此而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傳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法律所允許情況下除外。
版權聲明:除非為了瀏覽本網站的信息,或依照適用法律或本條款與條件許可,否則沒有我們的特定書面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複製、篡用、上傳、鏈接、公開演示,發行或傳送本網站上的任何信息或內容。對於未經授權擅自轉載的侵權行為,我們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市場推廣、資源互換等 商務合作 需求,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