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是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將一定時期內的價格加以平均並將不同時間的平均值連接起來,便得到了移動平均線。移動平均線是用來觀察價格波動趨勢的技術指標之一,可幫助投資者確認現有的價格趨勢,判斷未來潛在的價格走勢,發現價格即將反轉的信號,因此廣泛受到交易者的喜愛。點此學習更多技術指標
移動平均線的種類
移動平均線的計算方法包含算術平均法、加權平均法和指數平滑移動法三種。根據計算方法的不同,移動均線可分為簡單移動平均線(Simple Moving Average,簡稱SMA)、加權移動平均線(Weighted Moving Average,簡稱WMA)和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由於加權移動平均數和指數平滑移動平均數在計算上都加入了加權的概念,越近期的數據加權影響力越重,相對於簡單移動平均線而言,前面兩個移動平均線受到收盤價的影響更大,也更能反映近期的價格變化。
根據計算時間的長短,移動平均線又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移動平均線。最常見的移動平均線分別為5日、10日、20日、50日、100日、200日及250日。其中,5日和10日通常被視為短期移動平均線的計算周期;中期移動平均線計算周期通常為20日及50日;長期移動平均線則大多以100日、200日甚至250日為計算周期。
可以將不同時間周期的移動平均線用於分鐘圖、小時圖、日線圖或周線圖上。移動平均線的周期越短則越能更快的反映價格走勢的變化,如5日移動平均線為50日移動平均線更貼近當前的價格水平,減少滯後性。而周期越長的移動平均線則越能反映長期的整體價格趨勢。
投資者可根據自身交易策略所聚焦的時間周期來選擇不同的移動平均線。值得一提的是,外國分析師對200日移動平均線尤為偏愛,在進行價格預測時,他們通常會參考200日移動平均線,價格跌破200日均線時視為熊市信號;反之,當價格上破200日移動平均線則視為牛市信號。
移動平均線的運用
追蹤價格趨勢
投資者可通過參考移動平均線的趨勢了解現有的價格趨勢並對未來潛在的價格趨勢進行預測。200日移動平均線是較為常見的一種,交易者通過價格在均線上方或下方來確認趨勢方向。若價格處於200日均線上方,那麼未來潛在的趨勢及動能偏向上行,此時便可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尋找做多機會上;反之,若價格處於200日均線下方,則可能偏向下行,則應更多的留意做空良機。

移動平均線的交叉
在判斷了市場整體趨勢後下一步便是尋找最佳的入場機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到不同周期的移動平均線的交叉點。當較快移動平均線(即較短期的移動平均線)上穿較慢移動平均線(即較長期的移動平均線)時, 便可將此視為買入信號;反之,當較快移動平均線下破較慢移動平均線時,便可將此視為賣出信號。
舉個例子,如下圖所示,我們在歐元/美元的日線圖上添加了20日移動平均線(較快的移動平均線)和50日移動平均線,當20日移動平均線有效上穿了50日移動平均線後,雖然匯價先是延續了此前的下跌勢頭、繼續小幅下跌,但隨後便在低位尋得了支撐展開了反彈回升勢頭。在此背景下,確認有效上破後便可在適當的時機入場做多歐元/美元;反之,當20日移動均線下破50日移動平均線時,歐元/美元便開始回落走低,在確認有效跌破後,便可伺機逢高入場做空歐元/美元。

移動平均線的局限性
通常情況下,投資者僅靠移動平均線難以迅速且準確的判斷最佳的入場時機,需和其他技術指標如RSI指標(相對強弱指標)、MACD指標(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等結合起來運用;此外,移動平均線具有一定滯後性,投資者難以把握匯價的低谷及高峰;最後在盤整的行情中,移動平均線的買入和賣出信號會頻繁出現,令投資者感到困惑甚至可能被誤導。
總結:以上對移動平均線的含義、種類以及運用進行了解析,同時也指明了移動平均線的局限性。投資者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移動平均線以便制定出更好且更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

版權聲明:除非為了瀏覽本網站的信息,或依照適用法律或本條款與條件許可,否則沒有我們的特定書面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複製、篡用、上傳、鏈接、公開演示,發行或傳送本網站上的任何信息或內容。對於未經授權擅自轉載的侵權行為,我們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市場推廣、資源互換等 商務合作 需求,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