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回顧了上周整體市場表現,重點點評了負油價事件、認為普通交易者可能犯了與「瑞郎事件」同樣的錯誤,最後簡要提醒了下周風險。

上周匯市、股指整體仍是波瀾不興,但負油價讓投資者尖叫不已,志在遠方的黃金將自己短期偽裝成風險資產,東北亞地緣政治風險雖未被大肆炒作、但卻暗流涌動在亞太地區每個交易員心中。點擊查看DailyFX獨家《成功交易者手冊》
負油價之殤可能不會令原油市場快速出清
雖然筆者短期傾向於將WTI原油5月合約在上周一(4月20日)的負結算價歸於技術性原因,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原油價格可能並不會立即回升:可能被部分投資者寄予厚望的OPEC+減產協議着眼於中線內穿越疫情的供需平衡、並不意在完美應對當下的需求大幅萎縮;另一方面,美聯儲兜底「墮落的天使」(包括能源債)、美國政府意欲大力援救頁岩油產業,這些都表明大家都是在等待疫情的結束、需求的回升,沒有人直面目前的需求大幅萎縮、庫存逼近極限、大幅飆漲的巨型油輪VLCC租價,這可能令此次原油市場的出清漫長而痛苦。點擊查看DailyFX獨家《新手入門指南》

查看詳細圖表:原油價格走勢圖
普通交易者可能犯了與「瑞郎事件」同樣的錯誤
不過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背靠所謂的「常識(Common sense)」的致命槓桿,這也讓筆者想起了2015年1月15日的「瑞郎事件」。從瑞郎事件事後爆出來的案例、以及近兩日「負油價」事件後的案例來看,普通投資者幾乎犯了完全相同的錯誤:將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常識(Common sense)」無限放大至不可置否的信條地位,並將其運用到高風險的短線投資中,有的甚至還用槓桿表達了對這一「常識(Common sense)」的認同度。2015年是不相信掌舵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瑞央行會為了可能並不會起作用的匯率脫鈎而出爾反爾、搭上自己百年聲譽,這次是不相信幾乎人人都間接需要、享有「全球大宗商品之王」美譽的原油可以倒貼錢出售。在這個負利率橫行(近期有所退潮)、當代貨幣理論(MMT)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開始實施的年代,在各國央行積極「解放思想」的年代,或許投資者也應當重新審視那些「常識(Common sense)」信條了、尤其是在高度專業的短線投機中。
黃金市場地緣政治風險暗流涌動
上周另一個、或近兩年都值得持續關注的市場就是黃金了。可能很多投資者都注意到了黃金與股指的同漲同跌,但這其實也不是什麼新聞。無論是打開黃金vs標普500的月圖、周圖還是日圖,最近20年你都可以找到黃金做為風險資產的一面,這個從本質上來說仍與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有關。投資者總是希望黃金髮揮所謂的「避險「屬性,其實,所謂的避險屬性最終還都是通過央行控制的名義利率來發揮作用的。什麼時候黃金真的可以避險了,才是黃金的高光時刻。上周還沒有被市場廣泛炒作,但可能都已經被交易員暗暗定價的一個風險就是地緣政治風險。由於目前已知信息非常稀少,我們也只能等待了;但如果消息爆出,黃金與股指是否還是同漲同跌值得關注。

查看詳細圖表:黃金美元
下周關注三大央行利率決議
下周財經日曆上最主要的就是日央行、美聯儲、歐央行的利率決議了。對於日央行利率決議來說,上周已經吹過風了:放開國債購買量的限制,翻倍商業票據及公司債購買量;對於美聯儲,市場目前熱議的是是否引入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機制;對於歐央行,上周進一步擴大了抵押品範圍,我們能期待什麼呢?(後續分析請鎖定David 分析觀點僅為市場評論,並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