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未完待續?德意志銀行股價暴跌,油價空頭蠢蠢欲動
上周五(3月24日)歐洲主要金融機構之一德意志銀行股價下跌8.53%,盤中一度暴跌15%以上,拖累歐洲金融股普跌。值得留意的是,德銀CDS於上周四(3月23日)從前一天的142點子飆升了173點子,創史上最大增幅。
市場普遍認為,由美國銀行業引發的金融衝擊尚未結束,而最新的擔憂無疑為德意志銀行是否將成為下一個瑞士信貸銀行。在銀行業危機蔓延過程中,全球美元需求激增,各國央行快速減持美債“套現”。隨之而來的則是流動性的釋放。
據彭博報道,在銀行業壓力導致市場動盪的一周里,美聯儲為外國央行獲取美元融資而提供的回購便利工具的使用規模達到創紀錄的600億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銀行是將央行政策傳導到更廣泛經濟領域的渠道。市場認為隨着銀行業危機持續發酵,地方銀行風險偏好下降及試圖重建流動性意味着貸款減少。簡單而言,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增加,而亦成為當前施壓國際油價下行的主要因素。
筆者把這一對油價的施壓因素視為2022年3月美聯儲正式開啟加息周期以來的延續。美國銀行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及其團隊表示,由於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劇,市場上的資金正以疫情暴發以來最快的速度出逃,預計未來幾個月,股市和信貸市場將出現暴跌。
“無限接近”降息?美聯儲布拉德say no
美國銀行業危機的持續發酵勢必引發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前景的討論。上周四(3月23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升息25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4.75%-5%之間,符合市場預期,為美聯儲自去年3月以來連續第9次升息。
儘管美聯儲維持加息節奏以對抗通脹,但市場更願意相信美聯儲此舉目的為“抑制市場對銀行業危機恐慌”。交易員無視美聯儲“升息”進一步下調了美聯儲繼續加息的預期,並加大了對6月開始降息的押注。
不過,上周五(3月24日)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凸顯通脹仍具高粘性。其中美國3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錄得49.3,創2022年10月以來新高;美國3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錄得53.8,為2022年4月以來新高。
此外,聖路易斯聯儲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已將其2023年政策利率預測上調至5.625%。去年11月,他曾表示5%-5.25%或是終端利率高點。美元指數受益於此企穩102.0並反彈至103.0上方,至103.3。
美元指數:

顯然,美國銀行業危機與美聯儲貨幣政策前景“息息相關”。但對於國際油價而言,貨幣政策對油價的影響力顯然要小於經濟衰退與金融衝擊。
就油價中期前景而言,上遊資本開支不足造成原油供給增長乏力,同時歐佩克+減產將延續至今年年底、俄羅斯減產將延續至7月。
此外,地緣政治因素仍不容忽視,上周日(3月26日)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25日表示,應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要求,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已同意將在白俄羅斯領土上部署戰術核武器。
因此,我們認為油價轉強的基本條件在於金融穩定性提高或美聯儲出現明確的降息。然而從目前來看,兩者仍具不確定性,油價總體仍處於下行周期之中,多頭需保持謹慎。
WTI原油技術分析:轉強或需待4月下旬
WTI原油日線圖:

來源:tradingview
日線圖顯示,WTI原油暫時持穩65.0重要支持,短期存在進一步反彈動力,上方可重點關注73.0、77.0美元水平。不過,考慮此前油價三個月區間為73.0-83.0美元,因此在有效突破83.0美元前仍難言走勢逆轉。
從中期而言,預計油價進一步下行空間亦將受限,短期關注65.0美元水平得失,多頭耐心等待4月下旬節點。(Billy撰)
本網頁上的內容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不可能構成任何形式(稅務、法律、會計)的投資建議。本文並不構成對特定金融產品之直接投資邀約或推介。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依賴本文資訊,其作為及不作為亦不應以此作為依據。我們對任何人士以本文為基礎之作為或不作為所導致的結果並不負責。我們對所提供內容的準確性或信息的適當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並不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就此而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傳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法律所允許情況下除外。
版權聲明:除非為了瀏覽本網站的信息,或依照適用法律或本條款與條件許可,否則沒有我們的特定書面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複製、篡用、上傳、鏈接、公開演示,發行或傳送本網站上的任何信息或內容。對於未經授權擅自轉載的侵權行為,我們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市場推廣、資源互換等 商務合作 需求,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