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自5月13日觸及20年高位104.91後輾轉回落,周一(5月30日)盤中一度跌至日內低位101.10,刷新自4月24日以來逾一個月新低。從回調幅度來看亦到達3月底後美元大漲的50%水平。

從基本面來看,筆者認為美元的回落主要歸咎於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在市場充分消化FED將於6月和7月分別加息50基點情況下,美國5月CPI數據以及核心PCE物價指數均表明通脹存在“觸頂”的可能,這令市場押注美聯儲貨幣政策或於下半年由緊轉松。
另一方面,考慮到美國與歐洲通脹上升導致的因素有所不同,美國更多因2020年疫情初期大幅放水導致需求激增,而歐洲則更多受累於俄烏衝突導致的輸入性通脹。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歐盟已就對俄實施石油禁運達成共識,將立即覆蓋三分之二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並於2022年年底有效削減從俄羅斯進口的90%石油。消息推動下國際油價進一步走高,這或意味歐洲通脹或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位。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於上周曾表示,歐洲央行將在今年7月舉行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加息,同時基本宣告“負利率時代”將在9月結束。貨幣政策差異縮小導致美元承壓回落。
而作為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LME銅、黃金價格亦於近期有所企穩,市場甚至預計美元存在趨勢性轉折的可能。但筆者提醒,儘管通脹數據顯示通脹存在觸頂可能,但美聯儲的目標為令通脹回落至2%目標水平,這意味在通脹出現明顯回落前美元漲勢或難以終結。
另一方面,自6月1日起FED將正式開啟縮表,一旦市場美元流動性減少導致“美元荒”,預計資金將湧入美元尋求避險,風險資產面臨承壓。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美元中期趨勢維持有望於後市延續,而大宗商品價格則有望在階段反彈後重歸跌勢。
LME銅自企穩9000美元關口後出現持續性反彈,這得益於庫存低的特點。截至5月20日當周,LME銅庫存小幅回落跌至17.5萬噸,同時LME銅註銷倉單比例快速回升,銅倉單出庫意願較強,增強未來銅庫存再度回落的預期。但考慮到全球銅消費大國對銅需求衝擊持續,銅庫存有望於下半年逐步回升,後續價格或面臨承壓。
LME銅:

LME銅目前維持於9600美元下方整固,儘管LME銅近日保持反彈格局,但考慮到整體趨勢難以在短期內扭轉,預計LME銅後市將維持震盪下行格局。短期來看,若LME銅無法有效收復9800美元,後市料將進一步下行考驗9000美元甚至8700美元水平。
黃金走勢分析:持續受制於1860,跌勢或一觸即發!
黃金:

黃金目前維持於1860美元下方整固,暗示上方存在較強阻力。黃金整體仍處於2070美元以來的下行趨勢當中,因而若後續無法有效收復1860,預計將下行考驗下方1800美元水平。不過,若黃金有效突破1860,則需警惕進一步反彈挑戰1910美元附近阻力的可能。(Billy撰)
本網頁上的內容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不可能構成任何形式(稅務、法律、會計)的投資建議。本文並不構成對特定金融產品之直接投資邀約或推介。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依賴本文資訊,其作為及不作為亦不應以此作為依據。我們對任何人士以本文為基礎之作為或不作為所導致的結果並不負責。我們對所提供內容的準確性或信息的適當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並不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就此而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傳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法律所允許情況下除外。
版權聲明:除非為了瀏覽本網站的信息,或依照適用法律或本條款與條件許可,否則沒有我們的特定書面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複製、篡用、上傳、鏈接、公開演示,發行或傳送本網站上的任何信息或內容。對於未經授權擅自轉載的侵權行為,我們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市場推廣、資源互換等 商務合作 需求,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