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I原油正處於“十字路口”,多空仍爭奪於85.0美元
儘管波動幅度進一步擴大,但WTI原油上周仍難以脫離圍繞85.0美元爭奪的格局。WTI原油於上周三(1月19日)一度升至逾七年高位87.90美元水平,但其後上攻乏力並輾轉回落至82.80,最終小幅回升收於84.70美元附近整理。
毫無疑問,目前影響油價的因素眾多,其中包括奧密克戎、石油需求復甦、通脹、美聯儲收緊政策、美股連續下挫、俄烏衝突等等,尤其本周將迎來美聯儲1月利率決議、美國GDP等重磅數據公布,這令油價後市走勢研判變得格外複雜。
納斯達克指數與WTI原油走勢明顯分化
在筆者看來,無論對油價構成影響的因素有多少,均可以將其分類為供需端及市場流動性兩大框架。值得留意的是,WTI原油自2021年以來與美股(納斯達克指數)走勢出現明顯分化,其中納斯達克指數自高位以來下挫近14%,進入技術性回調,而WTI原油則同期上漲逾40%逼近90美元,兩者一改自2020年3月以來的正相關性。
納斯達克指數、WTI原油:

納斯達克指數下跌的主要邏輯:受累於通脹持續維持高位(美國2021年12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7%,達40年以來最高水平),市場認為美聯儲將不得不採取更為激進的緊縮步伐應對,市場押注美聯儲3月利率決議或加息50基點,美債被拋售,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飆升1.9%上方,科技股盈利預期受到衝擊而下跌。
筆者認為,由於美股已經歷大幅下挫,這凸顯市場對美國經濟復甦前景的擔憂,因而美聯儲有望於1月利率決議上緩和市場對貨幣政策“過快收緊”憂慮,這或意味美股的短期拋售恐慌或接近尾聲。
供需仍是油價後市焦點,地緣政治的短期衝擊力不容忽視!
儘管如此,市場流動性毫無疑問正處於收緊階段,但WTI原油卻出現逆勢上漲。因此,我們不得不在供需端尋求更多有關油價後市的線索。
儘管Omicron變種肆虐並預計多國央行會加息,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仍於上周二(1月18日)預計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強勁增長。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415萬桶/日,與上月預估持平。第三季石油需求將突破1億桶/日大關,也與上月預估一致。
上周四(1月20日)IEA在其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將未來一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測提高了20萬桶/天,達到330萬桶/天。這個總部設在巴黎的機構還將2021年需求增長預測上調了20萬桶/天,達到550萬桶/天。
毫無疑問,奧密克戎並未對全球石油需求復甦形成巨大衝擊,油價反而對奧密克戎樂觀情緒下進一步走高。不過,相比一般的供需影響,地緣政治帶來的短期衝擊力則更值得關注。
上周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猜測俄羅斯將“進犯”烏克蘭。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表示,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持續衝突導致供應衝擊,全球原油供給每天或將收縮230萬桶,這將促使國際油價可能在2022年第一季度飆升至每桶100美元甚至150美元。
據英國《金融時報》稱,為應對俄羅斯-烏克蘭衝突可能對歐洲天然氣供應造成的影響,美國正與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卡塔爾、以及歐盟的成員國舉行談判。
總結而言,當前油價正得益於需求復甦、OPEC+閒置產能較低、全球石油庫存較低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等因素刺激走強。與之相對的是,通脹維持高位,主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流動性正處於收緊的大背景下。
筆者認為,由於俄烏局勢已發酵一段時間,若本周未見進一步惡化傾向,市場焦點或將短暫回到美聯儲在通脹與經濟前景之間的選擇之中,而日益濃厚的對全球經濟復甦前景擔憂下,預計油價將有望從高位進一步回落修整,儘管這樣的修整行情或難以破壞油價自去年12月以來開啟的升勢。
WTI原油走勢分析:如期考驗83.0,進一步下行可期!

小時圖顯示,WTI原油目前爭奪於85.0美元水平,投資者需警惕WTI原油於26日前後再度衝擊前期高位87.0美元失敗後回落可能。若反彈受阻87.0-88.0美元區域阻力,後市有望進一步下行考驗83.0美元下方支撐,而中期關鍵支持為78.5美元水平。但若WTI原油最終有效突破90.0美元,則有望進一步上行挑戰100美元大關。(Billy撰)
本網頁上的內容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不可能構成任何形式(稅務、法律、會計)的投資建議。本文並不構成對特定金融產品之直接投資邀約或推介。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依賴本文資訊,其作為及不作為亦不應以此作為依據。我們對任何人士以本文為基礎之作為或不作為所導致的結果並不負責。我們對所提供內容的準確性或信息的適當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並不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就此而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傳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法律所允許情況下除外。
版權聲明:除非為了瀏覽本網站的信息,或依照適用法律或本條款與條件許可,否則沒有我們的特定書面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複製、篡用、上傳、鏈接、公開演示,發行或傳送本網站上的任何信息或內容。對於未經授權擅自轉載的侵權行為,我們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市場推廣、資源互換等 商務合作 需求,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