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情緒在更廣泛範圍蔓延,日元避險王者歸來!
周五(1月21日)亞洲時段內日元兌主要貨幣普遍走強,其中美元/日元盤中擊穿114.0至113.62,逼近1月14日創下的一個月低位113.48;英鎊/日元擊穿155.0至154.50,為三周以來新低;澳元/日元盤中下跌1.44%至81.65。
毫無疑問,日元全盤走強很大程度受益於隔夜美國三大股指進一步下跌,市場臆測美聯儲或於3月利率決議上加息50基點,這引發估值處於高位的美股破位下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周四(1月20日)收盤跌幅1.30%,擊穿15000點,自歷史高位以來回調逾10%,進入技術性回調。
由於科技股盈利預期受到衝擊,這令以科技股為代表的納指較標普、道瓊斯指數受到更大的拋售壓力。值得留意的是,周四(1月20日)奈飛(NFLX )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22年Q1新用戶增長展望僅增250萬,遠低於21年第一季度的398萬,奈飛盤後股價暴跌逾21%。
奈飛(NFLX):

雪上加霜的是,日內亞洲股市普遍走弱,凸顯避險情緒似乎正向更廣泛的範圍蔓延,日經225指數、南韓綜合指數在筆者撰稿時均跌逾1%。此外,美國與俄羅斯間的地緣政治風險於近期升溫,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稍早前曾表示,如果俄羅斯的任何部隊跨越烏克蘭邊境,那麼俄羅斯將會“付出沉重代價”。
筆者認為,主要央行更快速收緊政策預期以及地緣政治局勢正刺激資金流入日元尋求避險,而這一趨勢有望隨着美股的進一步下行被投資者所接受。此外,國際油價正從7年以來高位回落,這料為日元後市進一步走強提供可能。
美國、日元10年期債券收益率差收窄,美元/日元傾向進一步回落
周二(1月18日)日本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於-0.1%不變,上修對4月開始的新財年通脹預測,從先前預估的0.9%上調為1.1%,並將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通脹預期上調至1.1%。
不過,日央行排除了政策收緊的可能性,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Kuroda)表示,日本央行尚未考慮加息及收緊貨幣政策問題,將繼續堅持2%的通脹目標與當前寬鬆貨幣政策,並表示如有必要將毫不猶豫推出進一步的寬鬆措施。
在周五(1月21日)公布的日央行會議紀要上,數位成員強調消費者通脹存在上行壓力,其中一位委員表示,必須警惕美聯儲縮表的風險,美聯儲加息可能導致股價下跌進而推動日元上漲。
事實上,儘管日央行上調通脹預期,但通脹上行主要是由於供應鏈瓶頸、大宗商品價格高企等因素所致,因此我們預計日央行仍將是全球最後一批撤回刺激措施的央行之一,尤其是在日本通脹率仍低於其目標水平情況下。
儘管美國與日本的貨幣政策差異並無明顯轉變,但這並不意味美元/日元短期跌勢已經完結,由於兩國國債收益率差與美元/日元呈現正相關,自2021年12月以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因FED鷹派預期一度飆升40%至1.9%水平,美日國債收益率差呈現進一步擴大勢頭,這被市場視為支撐美元兌日元匯率的關鍵因素。
美國、日本10年期債券收益率:

不過,本周以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自1.9%高位附近回落,這一回落貼合了美元的修整行情,這或意味市場已充分消化了美聯儲近來的鷹派政策信號。另一方面,日本央行實行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長期接近於零。
而一旦投資者更加確認市場對美聯儲大舉行動的預期可能已經過頭,那麼近期美國國債的拋售行情或迎來轉機,在美債收益率持續上漲之際,債市的吸引力或已開始顯現。筆者認為一旦後續美股進一步下行同時美國國債止跌,預計將令避險資金重回債市,並拖累美債收益率走低,兩國國債收益率差有望縮窄。
美元/日元走勢分析:

周線圖顯示,美元/日元在長期下降趨勢線116.0附近受阻,暗示上方存在較強阻力。我們正考慮匯價自2021年1月102.60為起點的升勢階段完結可能,一旦美元/日元後市確認擊穿114.0(當前匯價為113.80),預計美元/日元後市將進一步下行考驗111.0-111.60區域支持。
澳元/日元走勢分析:
由於日元避險屬性回歸,我們還將參考“風險指標”澳元/日元的走勢。
日線圖顯示,澳元/日元時段內擊穿82.0至低位81.78,考慮到澳元/日元自2020年3月以來的升勢或已完結,這意味一旦澳元/日元若有效擊穿82.0,後市將進一步下行考驗前期低位79.0甚至77.0美元水平。(Billy撰)

本網頁上的內容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不可能構成任何形式(稅務、法律、會計)的投資建議。本文並不構成對特定金融產品之直接投資邀約或推介。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依賴本文資訊,其作為及不作為亦不應以此作為依據。我們對任何人士以本文為基礎之作為或不作為所導致的結果並不負責。我們對所提供內容的準確性或信息的適當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並不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就此而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傳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法律所允許情況下除外。
版權聲明:除非為了瀏覽本網站的信息,或依照適用法律或本條款與條件許可,否則沒有我們的特定書面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複製、篡用、上傳、鏈接、公開演示,發行或傳送本網站上的任何信息或內容。對於未經授權擅自轉載的侵權行為,我們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市場推廣、資源互換等 商務合作 需求,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