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美元兌新加坡幣和馬來西亞令吉下跌,而兌印尼盾小幅上漲。在新冠疫情爆發的背景下,世界最大經濟體兩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的通過提振了市場情緒。華爾街指數“起飛”,經歷了逾10年來表現最好的5個交易日,這削弱了資金流向避險貨幣美元的必要性。

發達經濟體股市的回升趨勢也擴散到發展中經濟體股市。下方月線圖顯示,東盟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的追蹤股指收復了部分跌幅,蠟燭圖顯示為較長的下影線。儘管如此,這仍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月度平均表現。


新加坡幣也在當地政府宣布額外財政刺激措施後受到提振。周一,在新加坡金管局(MAS)降低了匯率區間斜率之後,美元/新加坡幣走低。新加坡金管局並未調整匯率區間寬度,因其非常確信經濟今年將陷入衰退。
本周事件風險前瞻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曾暗示,兩黨可能要到復活節假期後才會討論進一步的財政刺激方案。考慮到這一點,市場情緒的焦點可能開始轉向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經濟數據。這些數據將繼續提供一個更好的視角,讓人們深入了解因疫情導致的社交隔離正在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損害。
財經日曆上,關注本周三(4月1日)20:30(GMT+8)的美國ISM製造業指數、本周四(4月2日)20:30(GMT+8)的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以及周五(4月3日)20:30(GMT+8)的美國3月非農就業報告、21:45(GMT+8)的PMI終值報告和20:00(GMT+8)的ISM非製造業指數。
倘若美國3月PMI、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和非農就業人數變化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那麼美元可能會上漲。這可能會引發一種“避險”傾向,令市場對具有高流動性的美元的需求重燃。這也可能加劇投資者平倉具有相對高風險敞口的資產。因避險行為推高了政府債券的價格,新興市場資本外流或將恢復。
衡量中國商業活動(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的官方指標顯示,在2月創下歷史低位之後,3月出現大幅反彈。這在本周早些時候提振了市場樂觀情緒。
周三將迎來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的PMI數據,新加坡PMI也將於周五公布。不過,這些貨幣或對當地數據反應平淡。本周迄今為止的樂觀情緒或總體推低美元/新加坡元、美元/印尼盾、美元/菲律賓比索和美元/馬來西亞令吉。
(Daniel Dubrovsky撰)

本網頁上的內容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不可能構成任何形式(稅務、法律、會計)的投資建議。本文並不構成對特定金融產品之直接投資邀約或推介。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依賴本文資訊,其作為及不作為亦不應以此作為依據。我們對任何人士以本文為基礎之作為或不作為所導致的結果並不負責。我們對所提供內容的準確性或信息的適當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並不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就此而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傳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法律所允許情況下除外。
版權聲明:除非為了瀏覽本網站的信息,或依照適用法律或本條款與條件許可,否則沒有我們的特定書面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複製、篡用、上傳、鏈接、公開演示,發行或傳送本網站上的任何信息或內容。對於未經授權擅自轉載的侵權行為,我們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市場推廣、資源互換等 商務合作 需求,請與我們聯繫。